当前位置: > 萌宠疯狂
驼骨和虎骨的区别(谈骨论今,揉骨为玉-虎骨)
2024-03-22 08:30:01
Mars
260
来源:小辛爱盘串

驼骨和虎骨的区别。

虎骨又名大虫骨、老虎骨,为猫科动物虎的干燥骨骼,虎骨经泡酒后制成的虎骨酒,具有强筋骨、祛风湿及治关节筋骨疼痛、四肢拘挛、腰腿软弱的功效,属于我国名贵的药材,由于老虎目前是国家保护动物禁止猎取,即便有也是以前存有的老虎骨,但市面上常有假货出售,多是用牛、马、驴、猪、骆驼等动物的骨头加以伪装冒充的,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它!

驼骨和虎骨的区别

虎骨的特征:头骨较圆,背腹面侧扁,吻部短,额骨前额上部有一浅槽,顶骨后面常有一脊棱,颧骨粗大;上颌骨生有门齿3对、犬齿1对、臼齿4对,下颌骨生有门齿3对、犬齿1对、臼齿3对、共有牙齿30个,犬齿粗大而锐利;颈椎7节、胸椎13节、腰椎7节、骶椎3节常愈合成一块、尾椎2~28节多为双数,肋骨13对肩胛骨2块,呈扇状圆形。

虎的前肢上节为肱骨,"根,其中段呈筒状,两端膨大而光滑,下端靠近骨环处内侧有一椭圆形的孔",习称"凤眼",下节尺骨较长;后肢上节为股骨根(习称"棒骨"),呈圆柱形,上端有一向内侧突出半球形的股骨头,下端有长圆形凹槽,为髌骨所在处;髌骨习称"虎胫",略呈圆形、内面光滑、厚而坚重,下节两骨并列,胫骨较粗大,三棱柱形,习称"正骨";腓骨较细,习称"帮骨"。前足5趾后足4趾,趾端均具短爪钩,残留肢掌上的皮毛有黑色横斑。

虎骨表面均呈黄白色,细腻而稍显油润,质坚实而厚重,横断面:肱骨呈不规则的钝圆四棱形,周围骨密质厚4~9mm;胫骨呈钝圆三角形,骨密质厚4~5mm;中心均有骨髓腔,其周围有较薄的骨松质,骨髓腔约占骨直径的1/3,骨髓形成网状,灰黄色;髌骨的断面呈椭圆形,长径约3.7mm,短径约2mm无骨髓腔,中间为致密聚集的不规则骨松质,周围有骨密质、软骨组织,气腥。

虎骨的透明度也明显高于其他兽骨,虎骨无论什么部位在高倍放大下都有层层叠叠的密结的丝瓜瓤纹络,有的部位很规律像回字纹中间夹杂像汗毛一样的点或线,可在阳光下斜视看看有没有上述效应,如上手盘玩一段时间质地如玉一般,由于虎骨性温,握在手中几分钟便可感觉到温热感。

虎骨(肉食动物)的油性很大,这是由于它的骨质密度所决定的,骨质密度大,其骨腔内的骨油含量就会相对较高,两块同一时间取下的虎骨和牛骨分别拿面纸裹好,然后放在阴暗处一天的时间,由于密闭不透风骨油会部分渗出,第二天面纸最油的肯定是虎骨了.不过长时间放置的虎骨,骨油也会随着时间慢慢流失的...

虎骨通常带有血纹,是死后骨腔内血未流尽所致,虎骨的血纹相对于谈骨论今,揉骨为玉——鹿骨、谈骨论今,揉骨为玉——马骨、谈骨论今,揉骨为玉——牦牛骨的血纹来看较为细短,这也是"蝌蚪纹"这一名称由来的原因,虎骨的血纹仿佛牛毛一样,一般较直,而其他动物的血纹较为弯曲且较虎骨为长,而虎骨大部分骨骼上都是带有血纹,随着时间的长短,血纹也会发生变化,由红色转成熟褐色既而变黑。

虎骨的分量压手,但虎骨密度是多少呢?一般虎骨的密度为4.04左右,密度大概是谈骨论今,揉骨为玉——牦牛骨的2倍稍欠,骨壁也较鹿、马、牛等更厚,我们可以用静水法测密度,而后再看其纤维结构确认,最重的基本就可以确定是虎骨了。如果没有精密的测量仪器,拿在手上掂量一下,明显能感觉到虎骨的重量超出它们。

区别虎骨的一个方法就是看颜色,当商家说自己手中的是老的虎骨把件时,我们可以从颜色上判别,一般取下不久的虎骨为油黄色,而时间越长的虎骨越发显灰色,这是由于虎骨内含铁较高的.因此如果真的是老的虎骨,那颜色必然不可能是光亮返油的油黄色了。

再就是如果我们手头上有真虎骨的,可以用刀轻轻地将虎骨挫一点粉下来,把粉放在嘴里后,如果虎骨为真我们会感觉舌头和嘴唇发麻且有一定的腥苦味,而其它动物的骨头则没有这种感觉,这也正是虎骨独特的药理之效。在四周无光的情况下,用光透过虎骨,虎骨会印出血色来且更有骨头特殊的环状纹理,这就是为什么说虎骨是"虎死血不死"的原因,当然其他的骨也含血,但照射后却无虎骨玉石般光泽和红润。

玩骨之风最早起源于西藏,因为藏民人人信奉佛教,他们认为玩骨是功德,可以超度这些动物,然而传到了我们内地后却曲解为玩虎、豹、狼骨等,这些人的理解是非常片面的,藏族人民用骨做念珠实属实时无奈之举,西藏属于高原植被稀少,又无矿藏,他们取材只能是餐后随处可用的牛骨头,而后续的文玩跟风却是直接是违反法律,杀生取骨,这反倒是违背了初心...

关注"小辛爱盘串",每天学点文玩知识!

本文关键词: 驼骨和虎骨的区别
本文标签: